让教师真正从培训中受益
理念固然重要,但是脱离了与理念相统一的行为技能、方法策略,理念就只是空中楼阁
■程红兵
只有切实提高培训质量,教师培训工作才能不辱使命;只有让教师打心眼儿里喜欢,心甘情愿接受培训,培训质量才能够得到保证;只有让教师感到培训切合自身需求,能够促进自身发展,才会发自内心地接受培训、喜欢培训、满怀热情地参与培训。《意见》将培训工作目标确定为“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”,是直面问题、求真务实的准确定位。
《意见》明确提出“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”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,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,不再停留在理念和观念的认知层面,而是如何通过扎实有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,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的现实。理念固然重要,但是脱离了与理念相统一的行为技能、方法策略,理念就只是空中楼阁。教学技能具有综合性,教学设计、课堂教学、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、教学评价、教学研究等均属教学技能的范畴。技能培训要做到有效,要关注三点:一是要研究。研究当前教师教学技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,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需要,教师运用教学策略和方法有哪些困难和困惑,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课程。二是要聚焦。一门课程不可能囊括教学技能的所有方面,甚至不可能解决某一方面的所有问题,因此,在课程开发上必须找准培训聚焦点,一次培训解决一个小问题,一门课程解决一个主要问题,不贪多、不求全,从小切口启大智慧,这样的培训就是有实效、高质量的培训。三是要内化。教学技能绝不仅仅是教学技术,而是教师职业品格、专业修养和教学思想的外化,操作性的行为技巧固然重要,但是如果不能内化为教师的职业品格和教学素养,就很难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持久行为。因此,从外显化、可操作的教学技能入手实施培训,绝不能丢失隐身其后的价值思考。
《意见》强调情境体验在教师培训中的重要性,明确要求在教师培训中要“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,创设课堂真实教学情境”,“强化基于教学现场、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”。从经验层面来看,教师对脱离教学现场的培训往往是感觉不敏锐、体会不深刻;从实践层面来看,通过现场诊断、案例剖析的方式实施的培训,贴近教师工作实际,教师见着亲、做着顺、好理解、易转化,所以就爱参加。从规律层面来看,教师教学思想的形成和专业素养的提高,更多的往往是由下而上、由实践到认识的归纳,而较少由上而下、由认识到实践的演绎。因此,基于教学现场、创设真实情境,在教师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实施培训,是保证培训实效的重要途径。能够解决教学的真实问题,帮助教师走出教学困境,引发教师的反思,促成教学行为的改进。有效教师培训情境的创设要注重三个方面:首先情境应该是真实的;其次情境应该是直面问题的,要教师带着问题进入教学情境,通过观察、思考、研讨、反思,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,寻求问题的答案;再其次,情境还应该具备典型化特征,比如典型问题、典型课例、典型课型、典型设计、典型反思,等等。
总之,从培训需求出发,以技能培训为主,直面教学现场,让教师真正从培训中受益,教师才能喜欢培训、积极参训,通过培训提升专业水平,促进专业发展。(作者系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)